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新闻快报

军歌嘹亮 荣耀法徽 ——开封中院离退休复转军人事迹报道(二)

  发布时间:2021-08-02 10:07:38


  【卷首语】八月是灿烂的,因为有盛夏灿烂的阳光;八月是辉煌的,因为有军中奏响的乐章。94年前,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,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,而后征途漫漫,闯过了一道道惊人的艰难险阻!励精图治,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赞歌!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,角色变换不减军人本色,来到开封中院后,他们做到了“退伍不褪色”,继续保持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立足本职建新功,献身司法谱新章。


尹国银:我把青春献国防

     尹国银,男,1936年6月出生,汉族,四川崇庆县人,中共党员。1955年3月—1960年4月,广州沙河镇通讯团一连战士、班长。1960年4月—1962年8月,开封市公安局办事员。1962年8月—1969年11月,开封市人民法院法警。1969年11月—1973年10 月,参加开封新电厂筹建工作,后任开封无线电一厂团支书。1973年10月—1996年7 月,历任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机要员,法警队法警,刑一庭、执行庭、行政庭助审员等职。


【从小学徒到解放军】

     1947年,虚岁刚满12岁的尹国银,因为父母早亡无人照料,只好去当学徒,学习用真丝织哈达挣生计。到了1950年的2月,因为西藏打仗,哈达卖不出去,老板只好让尹国银回家。那时候的他从来没有想过,新中国解放西藏里程碑式的大事,也会间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     回家后的尹国银坚持读完了小学,有了文化后的他很快成为了村里的基干民兵积极分子。1954年12月,他被派往县里参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《宪法》和即将出台的《兵役法》,回来传达会议精神时,村长说:“既然你学习了《兵役法》,又是积极分子,就自己带个头,报名当兵吧!”尹国银立刻响应号召,报名参军,成为了四川温江专区补训营一名学习战士。

     “我家很穷,日子很苦,当学徒时又挨打受气,到部队以后,感觉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。”尹国银感慨道:“从进入部队的第一刻起,我就下定决心,我要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在这里!”

【我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怕难】

      1955年5月,接受了三个月新兵训练的尹国银被分配到广州沙河镇通讯团一连,正式成为了一名通讯兵。虽然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,但是广州的政治环境依然很复杂,特务活动猖獗,实现军用通讯设施的全覆盖迫在眉睫。尹国银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电缆架满广州的所有山头,让所有的炮团哨岗都能对外通讯。


      尹国银初到广州时正好是夏天,从小在天府之国长大的他面对广州夏天的高温,一时间难以适应,“但是我不怕苦、不怕累,更不怕难!”尹国银说。他曾创下一天挖62米电缆坑的记录,累晕了,一清醒过来就立刻继续工作;他曾耐着高温每天熬柏油、刷电杆,脸上的皮肤被晒掉了一层又一层;他曾和战友把电杆一根一根从山脚扛到山顶,直到双手麻木毫无知觉;他曾在水中作业,双腿不一会儿就爬满了吸血的水蛭……因为任务繁重,尹国银在当兵的五年期间,没有休过一次探亲假。


      除了辛苦,通讯员的工作还很危险,尤其是在大风天高空作业,稍不小心就会引发安全事故。尹国银仗着胆大心细,手脚灵活,身材又较瘦,每次要高空架电线,他都挺身而出。“佛山机场的发报台、湛江飞机场最高的天线都是我架设的。”尹国银骄傲的说。

【法院里的一块砖】

      1960年4月,尹国银光荣退伍,服从分配来到开封市公安局,62年被调至开封市人民法院。尹国银在法院的正式岗位是法警,但当时的开封市法院仅有36名工作人员,因此他还要兼职打字员、机要员、会计……成为了法院里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。


       因为工作繁忙,尹国银天天吃住在单位,无法顾及家中的妻儿。有一次隔壁的中药厂仓库夜间失火,大火直扑家中大门,尹国银的爱人在邻居的帮助下,抱着刚半岁的双胞胎儿子死里逃生,正在单位值夜班的他直到天明都未能回家看顾一下。“我拿着全院的机要钥匙,我突然走了单位咋办?”尹国银说。

       还有一年,冬至前夜10点左右,尹国银和另一名法警被派往兰考执行紧急逮捕任务。两个人连夜赶往兰考,下火车后,顶着深冬刺骨的寒风和扑面的沙尘,沿着铁路抹黑走了三十里路才到达目的地。逮捕犯罪嫌疑人后,又步行了三十里路坐火车回开封,全部任务执行完毕时已经是冬至当天的下午四点钟。“一天一夜都不知道他去哪了,我在家带着两个孩子,包好了饺子,就等他回来下锅,可是左等右等就等不回来。”尹国银的老伴说。



   “党让我去哪我去哪,党让我干啥我干啥!”“再苦再累都是党在考验我!”“俺就不能忘党的恩,俺这一家都是靠共产党活着了!”“我们从小教育孩子,咱家人忘记谁都不能忘共产党!”——“党”是尹国银最爱说的一个字,的确,正是有了党,当年的小学徒才成为了解放军,成为了开封市政法系统的拓荒者,才拥有了光明的人生和幸福的家庭。但是同时,尹国银也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国防,献给了法院,献给了党。虽然,他不是军旗和法徽下最闪耀的那一个,但是,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正是有无数个怀着“对党忠诚”赤子之心的尹国银,我们的党才有了今日的百年恢弘历程,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才能蒸蒸日上!






责任编辑:王紫睿    



关闭窗口

地址:开封市晋安路68号  
邮编:475004  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